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

禪林寶訓120.舉師行以誡人去奢從儉也

120.舉師行以誡人去奢從儉也

佛鑑曰:先師節儉一鉢囊鞋袋,百綴千補猶不忍棄置。嘗曰:此二物相從出關,僅五十年矣,詎肯中道棄之。有泉南悟上座送褐布裰。自言:得之海外,冬服則溫,夏服則涼。先師曰:老僧寒有柴炭紙衾,熱有松風水石,蓄此奚為終却之(日錄)


佛鑑曰:先師節儉一鉢囊鞋袋,百綴千補猶不忍棄置。嘗曰:此二物相從出關,僅五十年矣,詎肯中道棄之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出陳節儉。節,檢束也。儉,去奢從約也。謂先師為人最節束儉約。其餘姑置不論,試看他一缽囊、一鞋袋,百綴千補。綴,聯補也。猶不忍棄置。嘗曰:此二物相從我出夔關已來,僅五十年矣,豈肯中途棄之。此正見其有節儉之實。


有泉南悟上座送褐布裰。自言:得之海外,冬服則溫,夏服則涼。先師曰:老僧寒有柴炭紙衾,熱有松風水石,蓄此奚為終却之(日錄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無貪愛。上是可棄不棄,此是可取不取,始見其妙。有泉南悟上座送一褐布裰,乃冰火二鼠之毛所織之布。火鼠入火不焚,毛長尺許,污則以火浣之。北方有冰厚百尺,有鼠在下,但食其冰。毛長數寸,可以為布。二者合成,冬暖夏涼,出神異記。自言得之海外,冬服則溫,夏服則涼,此見珍奇之甚。先師曰:老僧寒則有柴炭,有紙衾。紙衾,即紙縫之被。熱則有松風,有水石。蓄此之物何為?竟謝而卻之也。其節儉如此。

若不有後節,直一慳吝長老也。知此,足見哲人之志,不為外物動矣。

禪林寶訓119.言長老不可徇私自好,為外物惑亂也

119.言長老不可徇私自好,為外物惑亂也

佛鑒謂昺首座曰: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,一有所好,則被外物賊矣!好嗜慾,則貪愛之心生。好利養,則奔競之念起。好順從,則阿諛小人合。好勝負,則人我之山高。好掊克,則嗟怨之聲作。總而窮之,不離一心,心若不生萬法自泯。平生所得莫越於斯,汝宜勉旃規正來學(南華石刻)


佛鑒謂昺首座曰: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,一有所好,則被外物賊矣!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首座,表率叢林,人天眼目,分座說法,開導後昆者。此節教人潔心無所好。凡稱曰長老者,胸中要空廓,無一物所好。設一有所好,所謂一塵起而蔽空,便被所好之物為其賊矣。


好嗜慾,則貪愛之心生。好利養,則奔競之念起。好順從,則阿諛小人合。好勝負,則人我之山高。好掊克,則嗟怨之聲作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顯有好心隨事變。設若好嗜欲,則貪愛之賊心便生。好利養,則奔競之賊念便起。好順從,則阿屈[*]詐小人之賊來合。好勝負,則人我之賊山轉高。掊克,聚斂也,謂刻剝民財。好掊克,則嗟怨之賊聲便作。


總而窮之,不離一心,心若不生萬法自泯。平生所得莫越於斯,汝宜勉旃規正來學(南華石刻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總結一心無所變。總而窮之,外物豈能賊我哉!其實不離我心也。心若不生,萬法自泯。予平生所知、所得無越于斯。汝當勉力而深修之。以此所得,規正夫來學可也。

一物無所好,其清潔可知矣。一有所好,便失身於不義。可不慎乎!


禪林寶訓118.言高人胸中有一定主宰,自不為榮辱所動也

118.言高人胸中有一定主宰,自不為榮辱所動也

佛鑒謂詢佛燈曰:高上之士不以名位為榮,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。其有承恩而效力,見利而輸誠,皆中人以下之所為(日錄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珣佛燈,浙江湖州府安吉州何山佛燈守珣禪師,本郡史氏子,嗣佛鑑懃禪師,南嶽下十五世。謂凡有見識高上之士,了知世間幻妄非真。雖有名位,不以之為榮華也。通達至理之人,縱有幾多抑屈折挫,不以之為困窮也。抑,屈也。挫,摧折也。有一種承人之恩,便趨奉以力效之。見他有利,便輸誠以恭敬之。如此等輩皆中人以下之所為,何足道哉?

若蓄中人以下之心,便孤負你自家一箇充塞天地人量也。珍重!珍重!


禪林寶訓117.見古人剛方自持,不貶節以求名也

117.見古人剛方自持,不貶節以求名也

佛鑑懃和尚自太平遷智海。郡守曾公元禮問:孰可繼住持?佛鑒舉昺首座。公欲得一見,佛鑑曰:昺為人剛正,於世邈然,無所嗜好。請之,猶恐弗從,詎肯自來耶?公固邀之,昺曰:此所謂呈身長老也竟逃于司空山。公顧謂佛鑒曰:知子莫若父。即命諸山堅請,抑不得已而應命(蟾侍者日錄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昔佛鑑和尚自太平移席于智海寺。郡守曾公元禮問師:既去,誰能繼此席為住持者?佛鑒舉韶州南華智昺禪師,蜀川永康人,為人嚴厲,時號昺鐵面,嗣佛鑑和尚,南嶽下十五世。曾公欲使之來,求師一見,佛鑒曰:昺為人剛毅,而中正。于世事邈然,胸中淡泊無所嗜好,請之猶恐不從公命,豈肯自來耶?公固再三邀之。昺曰:此所謂呈身媒名自衒利賣之長老也。竟逃于司空山。地在安慶太湖縣,乃二祖傳衣于三祖之處。長老者,耆德之稱。了達法性,內有智德,使學者尊崇,故稱長老。公顧佛鑒曰:知子者莫若父,果然是父是子也,此雙美之辭。即命諸山堅請。抑者,逼也,屈也。強屈不已,而後應允來命。

從來自重者人方重之,切莫謂他不通時變好。

禪林寶訓116.言凡事以稽古為訓,乃無臆見之失也

116.言凡事以稽古為訓,乃無臆見之失也

圓悟謂佛鑑曰:白雲師翁動用舉措必稽往古。嘗曰:事不稽古,謂之不法。予多識前言往行,遂成其志,然非特好古,蓋今人不足法。先師每言:師翁執古不知時變。師翁曰:變故易常,乃今人之大患。予終不為也(蟾和尚日錄)


圓悟謂佛鑑曰:白雲師翁動用舉措必稽往古。嘗曰:事不稽古,謂之不法。予多識前言往行,遂成其志,然非特好古,蓋今人不足法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言事必依古。昔我白雲師翁凡于動用之中,必要稽考於往聖先賢,以為法則。嘗曰:凡人作事不稽察往古,謂之沒有法則。予多博採前賢之言,往聖之行,遂成我生平之志。

易大畜卦象曰:天在山中大畜,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。

註曰:前言往行,是古聖之言行也。觀其言,察其行,以成德,乃大畜之義。畜,積成也。然我非是立意好古,蓋今時人,實不足以為軌則也。


先師每言:師翁執古不知時變。師翁曰:變故易常,乃今人之大患。予終不為也(蟾和尚日錄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又辯當執古。先師每每謂曰:師翁大煞執古,竟不知隨時變通。師翁曰:更變故作,改易常法,乃今人之大患。予終不作此變易之事也。

今人最怕執古,不執古便稱為風流丈夫也。異哉!

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

禪林寶訓115.言人當謹始慎終,以成令名也

115.言人當謹始慎終,以成令名也

圓悟謂妙喜曰:大凡舉措當謹始終,故善作者必善成,善始者必善終,謹終如始則無敗事。古云:惜乎!衣未成而轉為裳,行百里之半於九十,斯皆嘆有始而無終也。故曰: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昔晦堂老叔曰:黃蘗勝和尚亦奇衲子,但晚年謬耳。觀其始得不謂之賢(雲門菴集)


圓悟謂妙喜曰:大凡舉措當謹始終,故善作者必善成,善始者必善終,謹終如始則無敗事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教謹始終。謂大凡為人舉動止措之間,必當要謹始慎終。故善于作事者,必能善成。善于慎始者,必能善終。若謹守至終猶如最初無二,則于事必無所取敗也。


古云:惜乎!衣未成而轉為裳,行百里之半於九十,斯皆嘆有始而無終也。故曰: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舉事以驗。古云:惜乎!作上衣者未得成,便改作下裳。又如行路者百里至五十里而返,甚至行到九十里而返者,斯皆歎有始而無終也。故詩云: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


昔晦堂老叔曰:黃蘗勝和尚亦奇衲子,但晚年謬耳。觀其始得不謂之賢(雲門菴集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舉人以驗。昔晦堂老叔曰:黃檗山惟勝禪師,潼州羅氏子,嗣黃龍南和尚,南嶽下十二世。參黃龍日,挺特卓立,人皆稱之為奇衲子,及至後來作事差謬便不如也。觀其始豈得不謂之賢!

以此觀之,人可不競競業業,夙夜殷勤,慎終如始乎!

禪林寶訓114.言長老以利濟為心。是助宣法化之機也

114.言長老以利濟為心。是助宣法化之機也

圓悟謂元布袋曰:凡稱長老之職,助宣佛化,常思以利濟為心。行之而無矜,則所及者廣,所濟者眾。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,則僥倖之念起,而不肖之心生矣(雙林石刻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元布袋即台州護國此菴景元禪師,永嘉南溪張氏子,嗣圓悟勤禪師,南嶽下十五世。以師常負布袋而行,故人稱為布袋和尚。謂凡稱為長老之職品,不是尋常,乃助佛宣化,豈容易事耶?時時常要思念以利人濟世為心。當其行化時,又要無矜高自恃之念,則所及者必廣,所濟者必眾。然一時忽有矜己逞能之心,則僥倖欲得之念便起,而不肖之心即生矣。

矜高之病,極是難除。我願諸君,內省常歉,久自無之。

禪林寶訓113.教住持所求惟善,矜細行以全大德也

113.教住持所求惟善,矜細行以全大德也

圓悟曰:住持以眾智為智,眾心為心。恒恐一物不盡其情,一事不得其理。孜孜訪納,惟善是求。當問理之是非,詎論事之大小。若理之是,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?若事之非,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?蓋小者大之漸,微者著之萌。故賢者慎初,聖人存戒。涓涓不遏終變桑田,炎炎靡除卒燎原野。流煽既盛禍災已成,雖欲救之固無及矣。古云:不矜細行終累大德,此之謂也(與佛智書)


圓悟曰:住持以眾智為智,眾心為心。恒恐一物不盡其情,一事不得其理。孜孜訪納惟善是求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言所求惟善。分別是非曰智,妙眾理而宰萬物也。謂作住持人當以眾人之智為我智,當以眾人之心為我心,常當審思。恐有一人不能盡之以情,恐有一事不能通之以理。孜孜,猶切切也。訪賢納諫,惟善是我所當求也。


當問理之是非,詎論事之大小。若理之是,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?若事之非,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?蓋小者大之漸,微者著之萌。故賢者慎初,聖人存戒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論理之所在。凡所作為之事,但問道理之當不當,勿論所作之事大與小也。若此一事與理相當,利益叢林,成就大眾,縱奢費極大而作之何傷?若事之不當道理,雖用度些小,而除之何害?設謂些小之用,不除可也。抑知小者大之漸進,微者著之萌芽。故賢達之士慎行于初,至聖之人戒謹于微也。


涓涓不遏終變桑田,炎炎靡除卒燎原野。流煽既盛禍災已成,雖欲救之固無及矣。古云:不矜細行終累大德,此之謂也(與佛智書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方借事以明。涓涓,猶滴滴也。如治水者,于一滴之初而不止遏,終久成流,必變更夫桑田矣。炎炎,星火也。又如火于一星之初而不除滅,及其熾然,卒必燎於原野矣。至於水流火煽之際,勢已盛矣,而禍災亦已成矣。雖欲救之,固無能及矣。古云:若不矜持其細行,終有累失於大德。正如此言之謂也。

書云:烏乎夙夜罔或不謹。不矜細行,終累大德。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

註曰:或,猶言萬一也。呂氏曰:此是勤德工夫。或之一字,最有意味。一暫止息,則非勤德也。矜者,持也。細行者,小事也。

此章重在惟善是求,與不矜細行上留意,沉玩之其義自見。

禪林寶訓112.言智者所從惟道,所以情通而法治也

112.言智者所從惟道,所以情通而法治也

圓悟謂隆藏主曰: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,則叢林不可理。務得人之情而不勤於接下,則人情不可得。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肖,則下不可接。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,則賢不肖不可辨。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,惟道是從,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(廣錄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平江府虎丘紹隆禪師,和之含山人,嗣圓悟勤禪師,南嶽下十五世。謂整理叢林貴得眾人之情,情不得則叢林何以治焉?然欲得人之情,貴在殷勤接引初學。如不勤于接下,則人情亦不可得。欲勤于接下,必要辯別賢德與不肖之者。若不辯賢不肖,混而為一,則下不可接。要辯賢與不肖,不可惡人言我之過,悅人順從于己。若使你惡言其過,悅順於己,則賢不肖亦不可辯。惟有賢達之士不惡人言己之過,不悅人順己之好,惟獨以道是從。所以得眾人之情,使叢林自然雍肅,條件自然整理矣。

惟道是從一句是大關要,更須回觀自己,看情如何得通,知此可以行道也。

禪林寶訓111.言住持當以德感人,使人慕而愛之也

111.言住持當以德感人,使人慕而愛之也

圓悟曰:先師言:做長老有道德感人者,有勢力服人者,猶如鸞鳳之飛,百禽愛之,虎狼之行,百獸畏之。其感服則一,其品類固霄壤矣。(贅疣集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謂吾先師演和尚曰:作長老有以道德感發于人者,有以威勢制服于人者。以德感者,如鸞鳳之飛,百禽愛而從之也。以力服者,如虎狼之行,百獸畏而避之也。感之而來,服之而去。然感服雖則無二,其用德用力之不同,而名位實天地懸隔矣。

喻得爽快之極,試看感之與服,受用何如!

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

禪林寶訓110.言智人能改過遷善,使道德日新也

110.言智人能改過遷善,使道德日新也

圓悟曰: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從上皆稱改過為賢,不以無過為美。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,上智下愚俱所不免。唯智者能改過遷善,而愚者多蔽過飾非。遷善則其德日新,是稱君子。飾過則其惡彌著,斯謂小人。是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,見善樂從賢德所尚。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(與文主簿)


圓悟曰: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從上皆稱改過為賢,不以無過為美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先明改過為美。謂世間不論賢、不肖,君子、小人,誰得全無過失。設有些些過差,自能改革,其善莫大于此焉。從上之聖賢,皆稱贊能改過者為賢德,竟不曾以無過者為嘉美。


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,上智下愚俱所不免。唯智者能改過遷善,而愚者多蔽過飾非。遷善則其德日新,是稱君子。飾過則其惡彌著,斯謂小人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人俱不免無過。所以人於行事之間,多有過差處。上之賢人君子,下之黎庶小人,俱所不能免。惟有智慧之人能改過自新,遷善明理。而愚癡者多遮蔽過差,掩飾其非。若能遷善,則其德業日新,是稱之為君子矣。飾過,則其惡跡日顯,即謂之不才人也。


是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,見善樂從賢德所尚。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(與文主簿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引古以勸知言。是以聞善言則能遷徙,常情之所難得也。徙,移也。見善行即能樂從,賢德之所尚也。

孔子曰: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。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

註曰:德必修而後成,學必講而後明,見義能徙,改過無吝。此四者日新之切要,苟未能之,聖人尚且憂之,況學者乎!

謂如我所言者,乃古人教誠之語也。望公相忘我于語言之外,唯得吾意可也。

改過二字,是化迷為悟,轉物為道的捷徑,不可不刻意行焉。

禪林寶訓109.教學者以誠信為本,不可斯須去己也

109.教學者以誠信為本,不可斯須去己也

圓悟禪師曰:學道存乎信,立信在乎誠,存誠於中,然後俾眾無惑。存信於己,可以教人無欺,惟信與誠有補無失。是知誠不一,則心莫能保。信不一,則言莫能行。古人云:衣食可去,誠信不可失。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,且心既不誠,事既不信,稱善知識可乎!易曰:惟天下至誠,遂能盡其性。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。而自既不能盡於己,欲望盡於人,眾必紿而不從。自既不誠於前,而曰誠於後,眾必疑而不信。所謂割髮宜及膚,剪爪宜侵體。良以誠不至,則物不感。損不至,則益不臻。蓋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已也,明矣(與虞察院書)


圓悟禪師曰:學道存乎信,立信在乎誠,存誠於中,然後俾眾無惑。存信於己,可以教人無欺,惟信與誠有補無失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舉誠信為本。心實曰誠,乃信之體也。言實曰信,乃誠之用也。謂學道先須存一信字,立信全在一箇誠字。若人能存至誠于心中,然後使眾人自無所惑。存至信于自己,可以教人則無所欺。惟信之與誠,實有補于我,而無失于人也。


是知誠不一,則心莫能保。信不一,則言莫能行。古人云:衣食可去,誠信不可失。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,且心既不誠,事既不信,稱善知識可乎!易曰:惟天下至誠,遂能盡其性。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教必誠必信。是知人之誠心不一,自有輕重,則此心莫能保守。信力不一,自有勤怠,則所言莫能施行。魯論云:衣切于體,可以禦寒。食切于命,可以止饑。似俱不可去者,而猶可去。誠信二字,寧死不可失也。惟善知識者,必當教人以至誠,感人以至信。心若妄而不誠,事若欺而不信,稱之為善知識可乎!

易繫辭曰:惟天下至誠,遂能盡其性。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。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。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。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!

註曰:性者,德無不實,理無不具,故無人欲之私。能盡者,知之無不明,處之無不當。天下至誠者,言聖人之德,天下莫能加也。贊,助也。參者,與天地並立也。


而自既不能盡於己,欲望盡於人,眾必紿而不從。自既不誠於前,而曰誠於後,眾必疑而不信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自盡而能盡人。設使自既不能盡誠,存信于己,而欲望人盡誠存信,眾人必欺紿而不從。紿者,欺也。自既不能盡誠行之於前,以為軌範,而曰:我之行誠。必在于後,眾人愈見疑惑而不信矣。


所謂割髮宜及膚,剪爪宜侵體。良以誠不至,則物不感。損不至,則益不臻。蓋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已也,明矣(與虞察院書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喻自誠而能致信。所謂如剃髮者,必當及于皮膚。劈爪者,自當侵于肉體。良以我之誠信若不極至,則人不能感服,如剃髮之不及膚也。我之減損若不極至,則益不能咸臻,如剪爪之不侵體也。臻者,至也。蓋誠之與信,一體一用不可斯須離于我也,明矣。斯須,蹔時也。

今多是不誠不信者,欲作師法,如何行得去?感得動?

禪林寶訓108.教人涵養勿暴,免招禍辱也

108.教人涵養勿暴,免招禍辱也

靈源謂圓悟曰:衲子雖有見道之資,若不深蓄厚養,發用必峻暴。非特無補教門,將恐有招禍辱。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圓悟,成都府昭覺寺佛果克勤禪師,彭州駱氏子,嗣五祖演禪師。謂凡為衲子者,雖則具有見道之資質,假若不肯深蓄厚養,發用出來。所作所為必竟峻險暴虐。如此作為,非但無有補益于教化之門,吾恐異日必招禍害、謗辱矣。

衲子不可不慎,惟深蓄厚養,是真受用。躁進奚益,切宜加察。

禪林寶訓107.教住持要行解相應,無沾沾於聲利也

107.教住持要行解相應,無沾沾於聲利也

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,有古人之風。安重寡言,尤為士大夫尊敬。嘗曰:眾人之所忽,聖人之所謹。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,非行解相應詎可為之!要在時時檢責,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。儻法令有所未孚,衲子有所未服,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,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。所謂觀德人之容,使人之意消,誠實在茲(記聞)


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,有古人之風。安重寡言,尤為士大夫尊敬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述露源生平行實。謂師所證之道,所操之學,所行之義,一味真純誠實,不雜、不妄。其德至厚,真有上古風規。尋常起居之間,安重寡言,更為士大夫之所尊敬。


嘗曰:眾人之所忽,聖人之所謹。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,非行解相應詎可為之!要在時時檢責,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。儻法令有所未孚,衲子有所未服,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,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復明師教行解相應。師每向人曰:大凡眾人放心縱意忽略之處,卻是聖人至謹至慎之地。況為一叢林主人,元是助宣佛化。若不是行解相應,豈敢輕易為之。要在時時自加檢責,切不可使聲名利養有萌動于心。如此細心守持,猶或所行之法令人有所未孚。孚,信也。衲子有所未服,自當退思深修道德,不可抑人從己,以待將來自有從化之時也。未見有身正,而叢林不治者。


所謂觀德人之容,使人之意消,誠實在茲(記聞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引德人以証實。所謂觀有德之人的容貌,使人心下染惡冰消者無他,其誠實在德而已。

田子方名無擇,答魏文候曰:吾師東郭順子。候曰:子何故未嘗稱之?方曰:其為人也,真人貌而天,虛緣而葆真,清而容物。物無道,正容以悟之,使人之意也消。無擇何足以稱之?出莊子外篇。

能時時檢責,便是最上品人。人不從,當責己,真妙劑也。

禪林寶訓106.見古人有謙光導物之用,尤歉然不敢自恃也

106.見古人有謙光導物之用,尤歉然不敢自恃也

靈源曰:東山師兄天資特異,語默中度。尋常出示語句,其理自勝。諸方欲效之不詭俗,則淫陋終莫能及。求於古人中亦不可得,然猶謙光導物不啻饑渴。嘗曰:我無法寧克勤諸子,真法門中罪人矣。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靈源和尚舉演祖為人之實行,以勉後學。謂東山師兄所稟之天資,挺特而卓異。或語或默,皆中法度。尋常出一言,發一語開示于人,其義理自然超勝。設若諸方欲效之者,不是詭譎鄙俗之言,則為淫蕩狹陋之語,竟莫有能及之。不惟同時者不能及,求于古人中亦不可多得。雖然如是,尚猶謙光導物,不異如饑如渴。嘗曰:我無道法。寧,豈也。克,能也。豈能策勤于諸子。既不能策進學人,可謂真法門中罪人也。

如此人品,須知淵源而有本,闊大而無方,不是常人學得的。古人集此以為法式,讀之應生珍重。

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

禪林寶訓105.言學道人,行難于悟守,當損己利人為要也

105.言學道人,行難于悟守,當損己利人為要也

靈源曰: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,既悟,守之為難。既守,行之為難。今當行時,其難又過於悟、守。蓋悟、守者,精進堅卓,勉在己躬而已。惟行者必等心死誓,以損己益他為任。若心不等,誓不堅,則損益倒置,便墮為流俗阿師,是宜祇畏。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謂世間學道人惟有悟證自心最是難的。既悟矣,又常常持守操修,所謂水邊林下,保養聖胎,猶為不易。既能守矣,又貴乎行。然至于行此道法,接引眾人,更為難中之難。何也?蓋悟守者,精進不退,三年五載,自然打成一片。守之堅固超卓,不二其志。然此不過勉力修持,在我一身不懈不惰而已。惟行此道者,必要以平等心,堅固願,更須損己益人以為任,乃可為之。若使心不等、誓不堅、損人益我,是顛倒行事。不惟不能光揚祖道,而自家亦墮為流俗阿師。其利害有如此者,須當祇敬而大畏之。祇,大也。

行道之難,非粗心所知,惟登地菩薩始能究也。學者當細審而力行之可耳。

禪林寶訓104.要人深蓄厚養,不宜躁進以求名也

104.要人深蓄厚養,不宜躁進以求名也

靈源曰:鍾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,不苟名利,以卑自牧,以道自樂。士大夫初勉其應世。元曰:苟有良田,何憂晚成?第恐乏才具耳。荊公聞之曰:色斯舉矣,翔而後集。在元公得之矣(贅疣集)


靈源曰:鍾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,不苟名利,以卑自牧,以道自樂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務實存真。鍾山元即蔣山贊元禪師。靈源和尚述他平生行業,以警後學。謂元和尚生平以來,不欲交結公卿士大夫,不苟求聲名利養惟,獨以謙卑自牧。易象曰,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。卑者,謙之至也。以養道自樂,不願出世為人也。


士大夫初勉其應世。元曰:苟有良田,何憂晚成?第恐乏才具耳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自足之樂。士大夫喜其為人高蹈,勸勉應緣世間。元曰:凡學者果有良美之田,苗豐子實,雖遲亦妙,何憂晚成?以良田喻人所守之道。第,但也。但恐乏才智器具耳。


荊公聞之曰:色斯舉矣,翔而後集。在元公得之矣(贅疣集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出判美之詞。荊公聞元和尚此語曰:色斯舉矣,翔而後集。如鳥之為物也,見人顏色不善,則飄然而逝。迴翔審視至彈射不驚之處,而後集之。謂在元公之見機,亦如此也。

有良田不憂晚成,是極受用處,著忙作麼。

禪林寶訓103.教人修德力行,不求聞知於人,自為人之所敬也

103.教人修德力行,不求聞知於人,自為人之所敬也

文正公謂瑯琊曰:去年到此,思得林下人可語者。嘗問一吏:諸山有好僧否?吏稱北寺瑞光希茂二僧為佳。予曰:此外諸禪律中別無耶?吏對予曰:儒尊士行,僧論德業。如希茂二人者,三十年蹈不越閫,衣惟布素,聲名利養了無所滯。故邦人高其操履,而師敬之。若其登座說法,代佛揚化,機辯自在,稱善知識者,非頑吏能曉。逮暇日訪希茂二上人,視其素行一如吏言。予退思:舊稱蘇秀好風俗,今觀老吏尚能分君子、小人優劣,況其識者耶?瑯琊曰:若吏所言誠為高議,請記之以曉未聞(瑯琊別錄)


文正公謂瑯琊曰:去年到此,思得林下人可語者。嘗問一吏:諸山有好僧否?吏稱北寺瑞光希茂二僧為佳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謂德存而名顯。謂去年到此蘇州蒞任已來,思得箇林下道人可相語者。嘗問一吏,本城內外及諸山,有好道德僧否?吏稱北寺瑞光希茂二僧為佳。瑞光寺名,有四瑞:鐘鼓自鳴、寶塔放光、瑞竹交加、白龜聽法,故稱瑞光。即今之臥佛寺也。希,未詳氏族嗣法。茂即茂月禪師,嗣大愚守芝禪師,南嶽下十一世。


予曰:此外諸禪律中別無耶?吏對予曰:儒尊士行,僧論德業。如希茂二人者,三十年蹈不越閫,衣惟布素,聲名利養了無所滯。故邦人高其操履,而師敬之。若其登座說法,代佛揚化,機辯自在,稱善知識者,非頑吏能曉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證名實而行真。予曰:此二人外,諸禪師律師中別無耶?吏對曰:儒者獨重士行,僧家多尊德業。如希茂二人者,三十年履蹈不越門閫,衣服惟以布素。聲名、利養了無所滯于胸中。故我此郡人,皆高尚此二師之操守行履,而以師敬之也。若論他登座說法,代佛弘揚教化,以機鋒辯才自在,稱為善知識者,此則非頑吏所能曉也。


逮暇日訪希茂二上人,視其素行一如吏言。予退思:舊稱蘇秀好風俗,今觀老吏尚能分君子、小人優劣,況其識者耶?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顯目擊而道存。逮閒暇日,訪尋希茂二上人。上人者,內有智德,外有勝行,在人之上者也。觀他所行事實,一一皆如吏言。予退而思之,從來稱蘇秀好風俗。蘇,即蘇州。秀,即嘉興。今觀此老吏尚能分君子小人之優劣,何況其有識者耶?


瑯琊曰:若吏所言誠為高議,請記之以曉未聞(瑯琊別錄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紀其事以曉眾。瑯琊和尚聞而喜曰:若此吏言,誠為高上之議論,請筆記之,以遍曉于未聞者。

黃金白玉,本質自珍,何患無有識者。學者讀此,自知好人當做。


禪林寶訓102.謂凡為道人者,輕財重德,可以為攝化之緣也

102.謂凡為道人者,輕財重德,可以為攝化之緣也

靈源曰: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,多見智識不明,為二風所觸,喪於法體。一應逆緣,多觸衰風。二應順緣,多觸利風。既為二風所觸,則喜怒之氣交於心,欝勃之色浮於面,是致取辱法門,譏誚賢達。唯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,美導後來。如瑯琊和尚,往蘇州看范希文。因受信施及千餘緡,遂遣人陰計在城諸寺僧數,皆密送錢。同日為眾檀設齋,其即預辭范公,是日侵早發船。逮天明眾知已去,有追至常州而得見者,受法利而迴。觀此老一舉,使姑蘇道俗悉起信心,增深道種,此所謂轉為攝化之方。與夫竊法位,苟利養,為一身之謀者,實霄壤也(與德和尚書)


靈源曰: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,多見智識不明,為二風所觸,喪於法體。一應逆緣,多觸衰風。二應順緣,多觸利風。既為二風所觸,則喜怒之氣交於心,欝勃之色浮於面,是致取辱法門,譏誚賢達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謂應緣當以智照。近世作長老者,所經涉有二種因緣,多見人之智識不明白,為此二種境風所觸動。竟爾喪失自家持法之體段,其二種者何?一者應不如意逆緣,多乎觸發者衰風,乃煩惱忿恨之氣。二者應如意的順緣,多乎觸發者利風,乃貪愛忻喜之氣。既為二風之所觸,則有喜怒之氣交攻于心,鬱勃之色浮見于面也。鬱,喜貌。勃,色變貌。吃吃窮年,得之則喜,失之則怒。必為具眼之賢達譏誚隨之,是致取辱于法門也。


唯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,美導後來。如瑯琊和尚,往蘇州看范希文。因受信施及千餘緡,遂遣人陰計在城諸寺僧數,皆密送錢。同日為眾檀設齋,其即預辭范公,是日侵早發船。逮天明眾知已去,有追至常州而得見者,受法利而迴。觀此老一舉,使姑蘇道俗悉起信心,增深道種,此所謂轉為攝化之方。與夫竊法位,苟利養,為一身之謀者,實霄壤也(與德和尚書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起信惟在疏財。惟獨有大智慧者,遇此境緣,善能轉作攝受教化之方便。以此美聲,引導于後來。如瑯琊和尚即[-+]州廣照慧覺禪師,嗣汾陽昭禪師,南嶽下十世。往蘇州看范希文,姓范名仲淹字希文,汝南人。宋仁宗慶曆間為參政,諡文正公。問道于瑯琊,瑯琊和尚因訪之,得受信施及千餘緡。緡,錢串也。遂遣人陰隱中籌計在城諸寺僧眾,皆密送錢。同日為眾檀越設齋,和尚即預先辭范公。是同為設齋之日,侵早發船,人皆不知。逮天明眾知已去,有念師之切者,追至常州而得見師。如法開導,皆受法施利益而迴。靈源和尚謂觀此老者一番舉作,使姑蘇道俗悉起信心,增將來甚深之道種,如此真所謂轉為攝化之方也。與夫那一種[/]竊法位,苟求利養,為一身之謀者,實天地懸隔矣。

我不知竊位求財者,閱此當作何面目?

禪林寶訓101.住持以至公為心,不可偏徇己私也

101.住持以至公為心,不可偏徇己私也

靈源曰: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,未嘗私其心。以眾人耳目為耳目,未嘗弘其耳目。遂能通眾人之志,盡眾人之情。夫用眾人之心為心,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,故好者不邪,惡者不謬。又安用私託腹心,而甘服其諂媚哉。既用眾人耳目為耳目,則眾人聰明皆我聰明。故明無不鑒,聰無不聞。又安用私託耳目,而固招其蔽惑耶。夫布腹心,託耳目,惟賢達之士務求己過,與眾同欲,無所偏私。故眾人莫不歸心。所以道德仁義流布遐遠者,宜其然也。而愚不肖之意,務求人之過,與眾違欲溺於偏私。故眾人莫不離心。所以惡名險行傳播遐遠者,亦宜其然也。是知住持人與眾同欲,謂之賢哲。與眾違欲,謂之庸流。大率布腹心託耳目之意有殊。而善惡成敗相返如此,得非求過之情有異,任人之道不同者哉。


靈源曰: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,未嘗私其心。以眾人耳目為耳目,未嘗弘其耳目。遂能通眾人之志,盡眾人之情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情通無外。謂善能為住持者,但以眾人心為己心,不必私用吾心。以眾人耳目為己之耳目,不必私用吾之耳目,遂能通眾人之志,盡眾人之情。


夫用眾人之心為心,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,故好者不邪,惡者不謬。又安用私託腹心,而甘服其諂媚哉。既用眾人耳目為耳目,則眾人聰明皆我聰明。故明無不鑒,聰無不聞。又安用私託耳目,而固招其蔽惑耶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顯情同不二。夫用眾人之心為己之心,則無二心。所以我之好惡,乃眾人之好惡,故所好者決定不邪,所惡者決定不謬。又何必于私地,囑託他人之心腹,甘服他人之諂媚於我哉。既用眾人之耳目為己之耳目,則見聞無隱。所以眾人聰明,即是我之聰明。故明無所不鑒照,聰無所不通曉。又何必于私隱中,囑託他人之耳目,固招他人之蔽惑于我耶?


夫布腹心,託耳目,惟賢達之士務求己過,與眾同欲,無所偏私。故眾人莫不歸心。所以道德仁義流布遐遠者,宜其然也。而愚不肖之意,務求人之過,與眾違欲溺於偏私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同不同之故。然則展布多人之腹心,囑託眾人之耳目者,或亦有之。但賢達之士假此聞見,託借腹心,專求己之過失。與眾人同其所欲,無所偏私,故眾人莫不歸心。所以住持之道德仁義流布於遐方者,宜其所然也。而愚者之意惟囑託人之腹心耳目,務求他人之過失,則與眾人違其所欲,墮于偏私,故眾人莫不離心。使住持之惡名險行傳播於遐方者,亦宜其所當然也。


是知住持人與眾同欲,謂之賢哲。與眾違欲,謂之庸流。大率布腹心託耳目之意有殊。而善惡成敗相返如此,得非求過之情有異,任人之道不同者哉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顯同不同之驗。是知為住持者,與眾人同欲者,即賢哲也。與眾人違欲者,乃庸流耳。大[/]布腹心託耳目之意,有求人過,求己過之不同,而善惡成敗相返之利害,實有如此,豈得不是求過之情,有人己之異。而任人之道,有公私之不同者哉。

此章貴在自求己過,始不與凡夫為匹偶。若然,是世間第一種英烈丈夫。

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

禪林寶訓100.教住持當曲全人材,不可以偶失而偏廢也

100.教住持當曲全人材,不可以偶失而偏廢也

靈源曰:學者舉措不可不審,言行不可不稽。寡言者未必愚,利口者未必智,鄙樸者未必悖,承順者未必忠。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,不以意選學者。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,於中悟明見理者,千百無一。其間修身、勵行、聚學、樹德,非三十年而不能致。偶一事過差而叢林棄之,則終身不可立。夫耀乘之珠不能無纇,連城之璧寧免無瑕。凡在有情安得無咎!夫子聖人也,猶以五十學易無大過為言。契經則曰:不怕念起,惟恐覺遲。況自聖賢以降孰無過失哉!在善知識曲成,則品物不遺矣。故曰:巧梓順輪桷之用,枉直無廢材。良御適險易之宜,駑驥無失性,物既如此人亦宜然。若進退隨愛憎之情,離合繫異同之趣,是由捨繩墨而裁曲直,棄權衡而較重輕,雖曰精微不能無謬矣。


靈源曰:學者舉措不可不審,言行不可不稽。寡言者未必愚,利口者未必智,鄙樸者未必悖,承順者未必忠。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,不以意選學者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言知識要稽審人情。謂作長老者,于學人舉止處,不可不細細審察。言行處,不可不時時稽考。寡言者,口雖拙訥。心中未必愚憃。利口者,言雖巧便,胸中未必智識。鄙樸者,行履雖或拘謹,未必咸出悖逆。承順者,言貌雖或謙恭,未必盡能忠信。故善知識不可以辭盡人情,不可以意選學者。

兵部侍郎陸贄上唐德宗諫曰:明王不可以辭盡人情,不可以意選進士。進退隨愛憎之情,離合繫異同之趣。是猶捨繩墨,而意裁曲直。棄權衡,而手揣重輕。雖曰精微,不能無謬。此靈源特引用以示人。


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,於中悟明見理者,千百無一。其間修身、勵行、聚學、樹德,非三十年而不能致。偶一事過差而叢林棄之,則終身不可立。夫耀乘之珠不能無纇,連城之璧寧免無瑕。凡在有情安得無咎!夫子聖人也,猶以五十學易無大過為言。契經則曰:不怕念起,惟恐覺遲。況自聖賢以降孰無過失哉!在善知識曲成,則品物不遺矣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謂學者要知過自檢。蓋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,其間悟明自心,見徹本性者,千百人中難得一二。于中精修其身,勉勵其行,聚積學問,樹立德業,成就一箇人品,非三十年功夫不能到。偶然間有一事或失檢點,便成過差,而叢林中以為有過,輒棄之矣。使三十年積習,一旦皆廢,而終身不可立。夫耀乘之珠,不能無纇。纇,絲節也。

魏惠王曰:寡人有徑寸之珠,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數枚。齊王曰:吾有四臣,照千里之外,豈特十二乘也。魏王有媿連城之璧,寧免無瑕,解見前。凡在有情識中,安得俱然無咎。夫子聖人也,猶以五十學易,明乎吉凶消長之理,進退存亡之道,故可以無大過為言爾。梵語修多羅,此云契經。謂契理、契機。上契諸佛玅理,下契眾生機宜。契,合也。則曰:不怕有念斯起,惟恐覺照生遲。況自聖賢已降。降,下也。熟無過失哉。在善知識委曲作成,則高低、大小、利鈍雜出之人物,俱無遺失矣。


故曰:巧梓順輪桷之用,枉直無廢材。良御適險易之宜,駑驥無失性,物既如此人亦宜然。若進退隨愛憎之情,離合繫異同之趣,是由捨繩墨而裁曲直,棄權衡而較重輕,雖曰精微不能無謬矣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教師承宜當公正。故曰:巧梓順輪桷之用,枉直無廢材。梓,木匠也。輪,車輪。桷,榱桷。謂巧匠用木,枉者可為輪,直者可為桷,使不廢其材也

昔齊桓公讀書于堂上,輪扁斲輪于堂下。釋鑿而問曰:敢問君之所讀者何書?公曰:聖人之言也。扁曰:聖人在乎?公曰:聖人死矣。扁曰:然君所讀者糟粕耳。公怒曰:寡人讀書,輪人安得譏乎!有說則可,無說則死。扁曰:以臣事觀之,臣當斲輪。徐則甘而不固,疾則苦而不入。不徐、不疾,得之于心,應之于手。口不能言,有數存焉。臣不能諭臣之子,子不能受之于臣。臣年七十而老斲輪。古之斲輪者,與其不可傳而死者多矣。故君之所讀者糟粕耳。桓公大喜,出莊子天道篇。

良御適險易之宜,駑驥無失性。善使馬者,稱良御。駑,鈍馬也。驥,良馬也。如善于用馬者,險處則馳之以驥。易處則馳之以駑,使遲速各得其宜,自不失其所賦之性也。凡物既皆如是,而人豈不如其然也。若進退隨愛憎之情,離合繫異同之趣。此兩句謂知識用人,倘愛者非其材,亦進而與之合,同其事也。憎者是其人,亦退而與之離,異其志也。如是者,猶如梓人捨其繩墨而欲裁曲直,亦如賈者棄其權衡而欲較重輕。雖則日技藝精微,終不能免其無謬矣。

如此作成人,方是佛菩薩真實念頭。

禪林寶訓099.謂學道以玅悟為先,不可泥于文字也

099.謂學道以玅悟為先,不可泥于文字也

靈源謂覺範曰: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釋,非不肖所望,蓋文字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。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,病在依他作解,塞自悟門,資口舌則可勝淺聞。廓神機終難極妙證,故於行解多致參差,而日用見聞尤增隱昧也(章江集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靈源聞覺範在嶺南時中,細究楞嚴。梵語首楞嚴,此云:一切事究竟堅固。特加箋釋。箋,乃傳之未盡也。釋,是解釋。謂公雖如此用心,非不肖所望于公者。蓋文字之學,不能洞徹當人妙性之根源也。徒然返與後生學者,障蔽先佛智慧法眼。何故?病在依他文字作解會,故塞絕自己妙悟之門。若論資助人之口舌,得此箋釋,可以勝過於淺聞。至若廓徹神機,終不能使人極窮妙證,故于行解,多致參差。參差,不齊貌,乃言行相違也。而日用中,所見者文字,所聞者義理,將自家一段照天照地的光明,多增隱昧矣。

此是直捷提持向上語,當深心諦審。

禪林寶訓098.說至人當韜光晦跡,勿炫露取敗也

098.說至人當韜光晦跡,勿炫露取敗也

靈源聞覺範貶竄嶺海嘆曰:蘭植中塗,必無經時之翠。桂生幽壑,終抱彌年之丹。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,求其與世浮沈,能保其身者少。故聖人言: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,好議人者也。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,好發人之惡也。在覺範有之矣(章江集)


靈源聞覺範貶竄嶺海嘆曰:蘭植中塗,必無經時之翠。桂生幽壑,終抱彌年之丹。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,求其與世浮沈,能保其身者少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才藏必無虞。瑞州清源寺,德洪覺範禪師,本郡彭氏子,嗣真淨文禪師,南嶽下十三世。南宋高宗帝賜寶覺圓明之號,時稱寂音尊者。因秦檜專權,惡天下好人,讒奏師過。遂貶竄于嶺海。貶,謫也。竄,驅逐也。靈源聞之乃歎曰:蘭極香者也,由種之于當路,故欲求其經一時之翠,不可得也。桂亦香也,因生於幽巖深壑之間,故能抱守長年之丹。且古今有才智之士亦然,或致喪身,或招讒謗,或罹禍害者極多。求其與世無忤,隨其波流。情和意合,能保其身者無幾?


故聖人言: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,好議人者也。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,好發人之惡也。在覺範有之矣(章江集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智露必遭迍。故聖人言:史記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,將辭。老子曰:吾聞富貴者贈人以財,仁者送人以言。吾雖不能富貴,而竊仁者之號,今送子以言也。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,好譏議人者也。博辯宏遠而危其身者,好發人之惡也。為人臣子,可不慎乎!孔子敬奉其教,自周返魯,道愈尊矣。今靈源和尚引以為歎曰:如老子此言,在覺範禪師實有之矣。

要知者等行徑,原不可以與世浮沉,全身遠害者此,當須別著眼。


禪林寶訓097.教人量力而行,勿自廣也

097.教人量力而行,勿自廣也

靈源曰:凡住持位過其任者,鮮克有終。蓋福德淺薄,量度狹隘,聞見鄙陋。又不能從善務義,以自廣而致然也(日錄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謂住持乃擔當佛祖之重任者,若力小而任重,多不能完美倒底。何故?蓋由他福德淺薄。又兼志識不廣,量度不弘,聞見皆鄙陋不堪。又不能依從良善,務合事宜,以自高、自廣而使然也。

從善務義,乃智者生涯。致力而行,雖愚必智,雖弱必強。

禪林寶訓096.教人即忘明真,勿起生滅心也

096.教人即忘明真,勿起生滅心也

靈源謂伊川先生曰:夫人有惡其跡,可畏其影,却背而走者。然走愈急,迹愈多,而影愈疾。不如就陰而止,影自滅,而迹自絕矣。日用明此,可坐進斯道(筆帖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所行之事喻跡,起生滅心喻影,背走喻捨忘歸真。就陰喻,即忘明真。所謂揚湯止沸,不如釜底抽薪。夫欲人無聞,莫若無聲。欲人無知,莫若無為。是知跡從念起,影逐身生。絕異念,而妄跡自消。息幻體,而虛影亦滅。學者但解迴光就己,返境觀心,則法眼明,而業影自消。真身現,而塵跡自絕。若是,則不滯化城,而徑趣寶所矣。日用明此,於一坐之間,得斯道矣。

就陰而止,在你自己分上,如何理會?若理會得清楚,則斯道可進。不然,多在鬼窟裏作活計。

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

禪林寶訓095.訓人安不忘危,理不忘亂,是遠禍生福之大主宰也

095.訓人安不忘危,理不忘亂,是遠禍生福之大主宰也

靈源謂伊川先生曰:禍能生福,福能生禍。禍生於福者,緣處災危之際,切於思安,深於求理,遂能祇畏敬謹,故福之生也。宜矣。福生於禍者,緣居安泰之時,縱其奢欲,肆其驕怠,尤多輕忽侮慢,故禍之生也。宜矣。聖人云:多難成其志,無難喪其身。得乃喪之端,喪乃得之理。是知福不可屢僥倖,得不可常覬覦。居福以慮禍,則其福可保。見得而慮喪,則其得必臻。故君子安不忘危,理不忘亂者也(筆帖)


靈源謂伊川先生曰:禍能生福,福能生禍。禍生於福者,緣處災危之際,切於思安,深於求理,遂能祇畏敬謹,故福之生也。宜矣。福生於禍者,緣居安泰之時,縱其奢欲,肆其驕怠,尤多輕忽侮慢,故禍之生也。宜矣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順逆唯自感。伊川姓程名頤,字正叔,號伊川,河南人,問道于靈源禪師。師謂伊川先生曰:禍雖是不可意的事,而實能生福。福雖是樂意之境,而必能生禍。何也?禍中能生于福者,緣人居在災危之際,處百不如意之地,專切欲思安樂之方,深窮求其解脫之理。由者祗畏敬謹,凡事皆小心翼翼,一息不懈。故福從此而漸生矣。福能生禍者,緣人處於安泰之時,百凡皆稱心如意。縱其奢華樂欲,肆其驕倨怠慢,由是多輕忽其事,侮慢于人,故禍自此而畢至矣。


聖人云:多難成其志,無難喪其身。得乃喪之端,喪乃得之理。是知福不可屢僥倖,得不可常覬覦。居福以慮禍,則其福可保。見得而慮喪,則其得必臻。故君子安不忘危,理不忘亂者也(筆帖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得失唯自知。聖人指老子。警世篇云:多難成其志,無難喪其身。有得即有失,所以得即是喪的根本。喪卻又是得的道理。以是而知,凡人既居于福中,當須知足,不可屢僥倖。屢,數數也。僥,是不當求而求。倖,是不當得而得。既有所得,宜乎知止,不可常覬覦。覬覦者,希望欲得也。若使居福之時,而能慮禍,則其福必定可保。見得之際,便能慮喪,則其得必竟能臻。是故為君子者,居安必不敢忘危,在治必不敢忘亂,斯為得矣。

教你細觀禍福之所由,非他人置之也。居安治毋忘危亂,是最得力的明訓。

禪林寶訓094.教住持去私心,宏器量,是其要也

094.教住持去私心,宏器量,是其要也

靈源謂古和尚曰:禍福相倚,吉凶同域,惟人自召,安可不思。或專己之喜怒,而隘於含容。或私心靡費,而從人之所欲。皆非住持之急,茲實恣肆之悠漸,禍害之基源也(筆帖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惠古禪師,嗣靈源清禪師,南嶽下十四世。謂人之禍福本相依倚,吉凶亦同其處,要皆人之行事自所招致,安得不時中而細思之也。何言自招?曰:或專自己之喜怒,而心胸窄隘,無包容之量。或縱吾之私心,無故浪費,而順從人之所欲。如此皆不是住持之急務,而實是恣情肆意之所由來,將成禍害之基址本源也。

私心狹量人,本不是做住持的器格,有如斯者,難保無虞。

禪林寶訓093.言凡事皆在積累而成功,力不可不深致也

093.言凡事皆在積累而成功,力不可不深致也

靈源曰:磨礱砥礪不見其損,有時而盡。種樹蓄養不見其益,有時而大。積德累行不知其善,有時而用。棄義背理不知其惡,有時而亡。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,成大器播美名,斯今古不易之道也(筆帖)
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磨,治石也。礱,磨也。砥,以砥磨物也。礪,砥石也。磨砥,乃用石磨物也。礱礪,是以物于石上磨也。靈源要人知得積累所成之意。謂如磨子與磨石相似,累年積月,雖不見其有損,卻有箇時節不覺而盡。又如種樹木蓄瓜果者,時中不見有增益,卻有時而大。須知人之積德累行亦然,每日之中雖不知其善,卻有時而用也。至于棄義背理者,雖不知其惡,卻有時而亡。全篇出說苑正諫章。學者果能熟計此語,善不可以微而不修,惡不可以微而不戒,依而行之,將來必成大器,播揚美名,斯今古不易之正論也。

聖賢雖有不可思議之境界,亦是積累而至。

禪林寶訓092.見古人念念以弘道為己任,真祖師心也

092.見古人念念以弘道為己任,真祖師心也

靈源謂佛鑑曰:凡接東山師兄書,未嘗言世諦事,唯丁寧忘軀弘道,誘掖後來而已。近得書云:諸莊旱損,我總不憂,只憂禪家無眼。今夏百餘人,室中舉箇狗子無佛性話,無一人會得,此可為憂。至哉斯言,與憂院門不辦,怕官人嫌責,慮聲位不揚,恐徒屬不盛者,實霄壤矣。每念此稱實之言,豈復得聞。吾姪為嫡嗣,能力振家風,當慰宗屬之望,是所切禱(蟾侍者日錄)


靈源謂佛鑑曰:凡接東山師兄書,未嘗言世諦事,唯丁寧忘軀弘道,誘掖後來而已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明古人志在于道。謂每凡接五祖師兄書,其中總不曾言世諦中事。丁寧,即教誡也。惟教誡人要忘軀弘道,誘引諸子,扶掖後昆而已。


近得書云:諸莊旱損,我總不憂,只憂禪家無眼。今夏百餘人,室中舉箇狗子無佛性話,無一人會得,此可為憂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見智者濟人事急。近得書云:今歲雖則諸莊旱損,我總不以為憂,只憂禪者家無道眼。今夏山中百餘人,室中舉個狗子因甚無佛性話,竟無一人會得,此誠可以為憂矣。


至哉斯言,與憂院門不辦,怕官人嫌責,慮聲位不揚,恐徒屬不盛者,實霄壤矣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謂常人憂之有別。與那一等憂院中諸事不辦者,怕官府嫌責者,慮聲名勢位不顯揚者,恐其徒眷不盛者。以此較之,真天地懸隔矣。


每念此稱實之言,豈復得聞。吾姪為嫡嗣,能力振家風,當慰宗屬之望,是所切禱(蟾侍者日錄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乃囑以力行此道。吾嘗思念此稱意真實之言,今日豈再得聞。吾姪乃師兄之嫡子,必能殫力以振家風,今本宗眷屬所企望者無他,唯公一人而已。須當安慰宗屬之所望,是我所激切而懇禱之。

此一段憂人之心,真不可解。

禪林寶訓091.教人時中以理防患,急則不可救也

091.教人時中以理防患,急則不可救也

靈源謂黃太史曰:古人云:抱火措于積薪之下,而寢其上,火未及然,固以為安。此誠喻安危之機。死生之理,明如杲日,間不容髮。夫人平居燕處,罕以生死禍患為慮,一旦事出不測,方頓足扼腕,而捄之終莫能濟矣(筆帖)


靈源謂黃太史曰:古人云:抱火措于積薪之下,而寢其上,火未及然,固以為安。此誠喻安危之機。死生之理,明如杲日,間不容髮。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先明無智防患。古人,即前漢書。文帝六年丁卯,淮南厲王長謀反,廢處蜀郡,憤恚不食而死。梁太傅賈誼上疏曰:臣竊惟今之事勢可為痛哭者一,可為流涕者二,可為長太息者六。若其他背理而傷道者,難遍以疏舉。進言者,皆言天下已安、已治矣,臣獨以為未也。曰安、且治者,非愚則諛,皆非實知治亂之體者也。夫抱火厝于積薪之下,而寢其上,火未及然,固以為安。方今之勢,何以異此。本末舛逆,首尾衡決。國制搶攘,非甚有紀。陛下可不壹令臣得熟數之於前,因陳治安之策,試詳擇焉。師謂此語,實可以喻人安危之機。死生之理,其明白如杲日麗天,此間難容絲髮隱昧也。


夫人平居燕處,罕以生死禍患為慮,一旦事出不測,方頓足扼腕,而捄之終莫能濟矣(筆帖)

《禪林寶訓筆說》:此節正教時中自警。我見世人平居閑處之日,未嘗以生死禍患為慮者。正如那安寢積薪之人,無所懼也。一旦禍患之事,發于忽然不測之間,如積薪下火起,至此方纔來頓足扼腕。扼腕,即捶胸也。冀欲救之,終不可得矣。

平常能以生死禍患為慮者,今時能有幾箇?扼腕追之者無限。